還記得上個月,
我應徵了一所台灣的大學,
當時,那所學校的老師問了我一個印象深刻的問題,
是服務設計相關的科系,
他說:「我們的領域通常都是遇到歐美的學者,不常遇到日本的學者,
你覺得日本的學者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嗎?」
還記得上個月,
我應徵了一所台灣的大學,
當時,那所學校的老師問了我一個印象深刻的問題,
是服務設計相關的科系,
他說:「我們的領域通常都是遇到歐美的學者,不常遇到日本的學者,
你覺得日本的學者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嗎?」
在我念碩士班的時候,因為有用到感性工學,
常常會聽到數量化一類或數量化二類,
但當時常常搞不清楚狀況。
所以現在到日本念博士班後,
搞懂了他們其實就是我們所熟見的統計分析,
也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,讓學弟妹有需要的人參看。
去年9月因為參加日本的研討會、聽到我現在的教授的發表,
整個被吸引、才決定要申請他的研究室,
10月開始準備申請資料,11月初完成申請。
以下會以我申請的東京大學IME(註)為主,進行申請的分享。